園林市政樹的整形修剪必須要了解樹木的分枝規律
樹木枝葉除了起輸導作用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按照一定的分枝方式構成龐大的樹冠,使盡可能多的葉片避免過多重疊和相互遮蔭。在樹干上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分枝著葉,從而更多地接受充足的陽光,擴大吸收面積。樹木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為適應自然環境而形成一定的分枝規律。這在園林生產實踐中,為創立一套科學的、系統的修剪方法體系提供了理論依據。
(一)主軸(總狀)分枝方式
這類樹木頂芽優勢極強,生長勢旺,每年能向上繼續生長。從而形成高大通直的樹干。大多數針葉樹種屬于這種分枝方式。如雪松、檢柏、龍柏、羅漢松、水杉、池杉、黑松、濕地松等等。闊葉樹中屬于這一分枝方式的,大都在幼年期表現突出,如楊樹、楓楊、標、七葉樹、薄売山核桃等。但因它們在自然生長情況下,維持中心主枝頂端優勢年限較短,側枝相對地生長較旺,而形成龐大的樹。因此,主軸分枝式在成年闊葉樹中表現得不很明顯。
這類樹木中有很多名貴的觀賞樹和極為重要的用材樹。若任其自然生長,往往形成分權樹形,影響主干高度,降低出材率。觀賞樹樹冠也不易抱緊而變得松散,且形成多數競爭枝,降低觀賞價值。這些情況在羅漢松、龍柏等樹種中極易發現,也較普遍。
這類樹種最基本的修剪措施,就是控側促主。不僅在冬季,中心主枝附近的強壯側枝要短截到弱芽、弱枝處,緩和側枝勢力;而且在生長期內還要進行幾次摘心,有目的地選留能美化樹形的芽位。對主干中下部側枝的處理,本著抑強扶弱的原則進行適當短截、疏剪或回縮,最終達到保持中心主枝的頂端優勢。
(二)合軸分枝方式
這類樹木的新梢在生長期末因頂端分生組織生長緩慢,頂芽瘦小或不充實,到冬季干枯死亡;有的枝頂形成花芽,不能繼續向上生長,而由頂端下部的側芽取而代之,繼續上長。每年如此循環往復上長,均由側芽抽枝逐段合成主軸,故稱合軸分枝。
園林中大多數樹種屬于這一類,且大部分為閥葉樹。如白榆、刺、喜樹、懸鈴木、樣樹、柳樹、橡樹、杜仲、標樹、國槐、香椿、石楠、紫薇;蘋果、梨、桃、梅、杏、櫻花等。
這類樹種在放任生長的情況下,往往在頂梢上部有幾個勢力相近的側枝同時生長。形成多權樹干,不符合園林結合生產的要求。因此,這些樹種的修剪,主要采用摘除頂端優勢的方法,將1年生頂枝進行短截。剪口留壯芽,同時疏去剪口下3-4個側枝。如此反復修剪數年,即能培養高干樹形。
對于大多數花果類樹木,應以擴大樹冠,增加花果枝數目,促使樹冠內外開花結果,達到豐產為目的。所以,幼樹整形,要通過一系列修剪措施,培養中心主枝,合理選擇和安排各級側枝,達到骨干枝明朗、花果枝滿膣的目的。
(三)假二叉分枝方式
指樹干頂梢在生長季末不能形成頂芽,而下面的側芽又是對生,在下個生長季內,往往兩枝優勢均衡,向相對方向分生側枝的生長方式。這類樹種有泡桐、黃金樹、梓樹、椒樹、丁香、女貞、衛矛和桂花等。
這些樹種大部分為用材樹(少數為觀賞樹),因此培養高干是修剪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原則就是使頂部新梢轉變成合軸分枝方式:使主千接著向上生長、形成高干。
在園林修剪中,一般采用剝除枝頂對生芽中的一個芽,留一壯芽培養高千,或采用平莖復壯法或于多年生大樹分權處采用刻傷辦法培養通直主干。
(四) 多歧分枝方式
這類樹種頂梢芽在生長季末,生長不充實,側莽節間短;或在頂梢直接形成3個以上勢力均等的頂芽。在下一個生長季節,頂梢能抽出3個以上的新梢同時上長,致使樹干低矮,稱為多岐分枝方式??鄺?、臭椿、青桐、夾竹桃和結香等就屬此種分枝方式。
為培養高干、幼樹整形時宜采用抹芽法,或采用短截主枝,重新培養中心主枝的方法,還可采用刻傷法等,均可達到目的。